易兰新闻 ECOLAND News->学术活动 Academic Activities
文旅产业休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园林讲堂


       

文旅产业休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园林讲堂

5月26日上午,休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坛于北京林业大学东配楼大报告厅举办。本论坛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Stewart教授、马惠娣研究员、刘家明研究员、唐艳红女士做主题演讲,旨在促进休闲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和争鸣,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园林学院多位教师及学生到场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学术气氛浓厚。

 

Tourism Research to Build Rural Community Resilience

构建社区弹性的旅游研究



William Stewart,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游憩、运动和旅游学院教授,受邀来此做了“构建社区弹性的旅游研究”的主旨演讲。

教授指出:

“社区弹性”,即社区适应社会和经济变化的能力。

“社区弹性”的目标是让社区成员参与的社区资源在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社区弹性”的策略是让社区成员来影响变化——文化价值、授权、未来发展。


公众需要建立地方和遗产的意识,充分理解当地和地方景观的价值和含义,不要将自己的遗产视为理所当然,社区需要帮助居民建立遗产认知,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等。


教授还介绍他创造地方意识研究的四个步骤:

● 建立地方感和遗产的社区意识

● 形成一个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团队来进行研究

● 为决策者、管理者和相关利益者创造一个参与的空间

● 研究团队与相关利益者并肩合作

Stewart教授强调,在乡村旅游中,要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意志,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指导和管理工作。

 

休闲假如没有人文精神

马惠娣,中国休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给我们做了“休闲假如没有人文精神”的主旨演讲,她在演讲中首先提到,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网络主义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与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

从时间结构上来说,我们的时间可以分为生理时间、休闲时间和劳作时间,从空间结构来讲,又可以分为私人空间、公共空间和社交空间。休闲空间有3个维度,分别是精神维度、技艺维度和兴趣维度,从大脑来看人的特性,休闲就是能引发你大脑中兴奋点的活动,在研究休闲的同时,我们要注重身与心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此外,还要注意对人性恶的把控,人性中天生就有恶的部分,我们要做到戒律、自律,吾日三省吾身。


那我们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讲休闲的价值呢?

首先,休闲的意蕴:休,静也;以修身,以致远。闲,雅也;言行正,不逾矩。

儒孟讲“先知而后定也,先定而后静也,先静而后安也,先安而后虑也,先虑而后得也”,修养四心为恻隐、 羞恶、辞让、是非。

道家讲求“心斋”和“坐忘”,“游乎四海之外”和“观天地之大美”。

佛家称禅宗的内核是自然到内在再到超越。

休闲中的三种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总而言之,休闲有“自由”和“审美”两只翅膀,宁静致远。没有休闲的生活,人性的尊严、生活的丰盈、生命的趣味、社会的和谐很难获得保障。

自由与审美,体验与创造,体面与尊严的生活离不开休闲:沙龙、下午茶、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运动场、游憩空间这些文化标记的物化形态,人文思想的基础。中国精神之内核即礼仪之邦、尊师重教;中国精神体现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休闲中,绝对不能缺少人文精神。

 

共享经济助推旅游景区休闲化

刘家明,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受邀为我们做了“共享经济助推旅游景区休闲化”的主旨演讲。

刘家明从自己的一点观感出发,通过将同为国家5A级景区,但一个暮气沉沉,一个朝气蓬勃的延安黄帝陵景区和武汉东湖景区做对比,提出:

过去景区收取高价门票,旅行社主宰观光游,让景区丧失了创新动力,而共享经济助推旅游景区休闲化,主客共享、汽车共享(Uber)、单车共享(mobike,ofo)、房屋共享等共享经济助推旅游景区休闲化,提升旅游景区的使用效率。

我国旅游景区发展在一个新拐点上,以圈起门收门票和远距离设置停车场收交通费为营生的景区到了不得不变革的时候了。

异质空间与异质生活是景区休闲创新发展的基本准则。

动态活动与静态发呆是景区观景拍照的重要补充。

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景区升级的重要指导原则。

共享经济助推景区管理的升级。

 

特色小镇全域旅游规划设计

唐艳红女士,易兰规划设计公司副总裁,从业界的角度用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


首先,其指出特色小镇培育有五大要求:

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②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③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④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⑤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特色小镇的7大建设框架:

特色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核心产业园区、休闲聚集区、产业延伸环、获取土地开发收益的重点、社区配套网

什么是域:域更多的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与互联,它是一个硕大的平台。全域旅游其根本应是建设以休闲、旅游为前提的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


全域旅游六大类型:

①综合型的全域旅游

②龙头景区依托的全域旅游

③都市功能区依托型的全域旅游

④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依托型全域旅游

⑤特色产业依托型的全域旅游

⑥生态功能区依托型的全域旅游

 

全域休闲旅游规划设计的要求:

①组建规划设计团队

②市场与产品定位

③专业服务

④社会职责——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休闲化度假小镇类型

文化休闲型

运动休闲型

民俗休闲型

艺术休闲型

饮食休闲型

特定主题型

自然景区依托旅游小镇

文化资源依托旅游小城镇

大城市依托旅游小镇

 

休闲度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 呀诺达热带雨林生态旅游区

● 张北产业扶贫示范区及草原天路  崇礼·万龙小镇——中国最美的山地度假小镇

● 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2012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分赛场之一

本论坛以休闲为核心,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请各界专家来同大家做学术探讨,寄开拓了视野,也启发了大家思考,真可谓是一场思想上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