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兰新闻 ECOLAND News->论文发表 Articles
《中国园林》陈跃中 街景重构:打造品质活力的公共空间

摘要:街道空间不仅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功能,也曾经是人们主要的生活与交往空间。它是与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也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及当下市民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空间还体现着城市的特色与活力,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然而,当今社会缺少对它的关注,导致街道功能混乱、缺少活动空间等问题愈发严重。通过发现城市街道空间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街景重构五原则,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以及亲身创作实践,指出未来城市街道空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风景园林;街道空间;街景重构;城市街边带


        城市街景对城市的文化、生态环境形象展示十分重要,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街景设计经历了3次转型:1)从视觉到开发,奥斯曼(Haussmann)在1858年启动了巴黎改造工程,对城市重要节点进行连接[1]设计了香榭丽舍大道等世界上第一批城市景观大道[2]2)效率取胜[1],交通量和车辆运行能力成为街道设计的基础[3],道路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3)共享街道,消费主义、街道平权运动、慢行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回归,共同推动了街景设计的第三次转型[1]。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到:“当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4]” 因此,城市街景设计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城市生活的体验,以及城市形象的展示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全球性的“去汽车化“变革运动。人们对街景的需求逐渐向慢行交通和步行交通回归,以步行适宜性(walkability)这个衡量区域适合步行程度的指标为例,人们愿意为步行适应性高的邻里单元支付更高额的房屋费用[1]。荷兰首先提出设计生活式的街道(woonerf),随后英国的生活式街区(home zones)、美国的完整街道(complete streets),以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共享街区(shared zone)等街景设计相继出现,欧美各国在同一时期兴起了街道变革运动,综合考虑街道重构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选择可持续的街道重建方案[5]。在这次变革中,街景设计体现了”行人优先“的原则,重点强调街道不仅需要考虑为机动车规划便捷的行驶路线,更应加强行人对街道空间的使用。基于街道景观对居民健康、福祉[6]、邻里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影响研究,如何满足居民对安全的可步行街景需求[7],逐渐成为国外街景研究关注的热点。

20世纪90年代,城市街景设计成为中国“城市美化“运动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宜居性,我国城市发展理念正在经历从”车行优先“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为了更好地实施街道变革运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地先后发布了街道设计导则。随后,世界各地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涌现了各种设计思路和设计导则,有的城市地区已经很成功地实现了目标,改善了恶化的环境;有的地区还在计划性的分阶段实施,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响应“以人为本”的政策,”人性化“街道设计的研究和项目相继出现。随着《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等政策的出台,为街道改造提供了具体实施方法。以开放社区理念为契机推进城市设计的发展,街景设计可以作为现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关键。传统的街景设计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以”车行优先“理念主导的城市街景设计,设计对行人的步行需求考虑不足;2)重视景观视觉效果,忽视行人对街道景观设计的互动需求;3)街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洽程度不佳;4)从设计者的思路出发,忽略了使用者的体验和感受;5)缺少对新功能的适应,对外卖、快递从业人员的使用和休憩需求考虑不足,未考虑共享单车的停放需求;6)缺少对街景设计规范化、纲领性的理论提炼。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凝练出适应我国城市目前发展阶段、打破传统街道设计方式的街景重构五原则,分析了街景设计策略,指出它是风景园林行业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可以作为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街道设计的理论补充。街景重构的五原则有助于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视角重新认识街道空间,通过采取多元化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塑造新的街道景观,使城市街道设施更为安全,功能更加合理,不仅能够承载城市的特色文化记忆,还能顺应时代需求,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1街景重构六阶段

街景是用来描述街道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术语,指街道的设计质量及其视觉效果[8]。街景让人意识到街道是一个能让人参与各种活动的公共场所。街景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展示窗口,可以直观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内涵。街景能够从物质层面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满足居民出行需求,同时也可以从精神层面为周边邻里单元搭建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传承文化记忆。

街景重构分为6个阶段。1)前期研究:包括现状调研、需求分析、文化内涵、生态影响等方面。2)问题分析:通过前期研究,分析现有街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设计成果为设计目标导向。3)街景重构原则:包括慢行联通、突破红线、多元包容、功能有序、文化表述5个方面。4)街景重构要素:包括建筑界面、道路设施、道路绿化、广告标识、夜景照明等。5)设计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生态和谐、文化传承等。6)设计成果:保障安全、健康活力、绿色生态(图1)。

在街景重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街景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合理利用街道空间,满足当今社会需要,有助于改善城市基础服务设施,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城市对居民的人文关怀,创造更加生态和谐的城市街景,从而重新塑造有特色的城市精神标志。

1.jpg

图1 街景重构六阶段

2街景重构五原则                    

2.1慢行连通——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建立慢行网络系统

       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区中,建立城市绿色廊道:用慢行道、自行车道、慢跑道把零星的、潜在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公园连接起来,生态系统也随之建立和优化。

       首先,进行街区慢行道的连接,这涉及市民出行的安全和便利性。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兴建绿道系统,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新建的绿道很多分布在郊外,对于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来说距离较远,惠及的人数有限,没有改善城市中心区街道出行环境以及市民户外活动缺乏的问题,缺乏对老城区及已建成区绿色慢行系统的建立和梳理。

国外很多城市通过采用针灸式、见缝插针的方式梳理慢行系统解决老城区的问题。老城区因条件所限,设计要因地制宜,灵活连通慢行线路,不必追求标准断面和标准尺度。重点是要满足出行者便捷和安全的需求。用以色列埃米尔林荫道的慢行道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致力于在公路旁的边缘化地带建立高质量的慢行道(图2)。

2.jpg图2以色列埃米尔林荫道

    其次,连接公园绿地系统,提升城市公园的使用效率。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建成了大量公园和公共空间,但却被围墙、城市道路分割,相互独立、分散,缺少联系。因此,将一些封闭的城市公园对外开放,使其变成城市公共空间,并用慢行道进行连接。在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先进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其中美国的一些城市曾花很大气力在城市中建立绿道,例如在美国波士顿翡翠项链项目中,设计了一个长达16km的公园带,利用60~460m宽的绿地连接了9个绿地,通过连接带状公园的道路系统形成线性公园。

       再次,对城市中被废弃或闲置的区域进行改造与连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空间利用率。引入丰富的娱乐设施,塑造社交活动空间,重新规划安全舒适的慢行道及植物景观(图3),让这些空间重新焕发活力,并与城市中心绿道系统相连接。对闲置空间进行再利用和连通已成为欧美等国家城市更新的一项重要手段。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是将曾经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今天的线性空中花园,通过打造城市中心一条独特的架空慢行道,将区域内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激发了城市的生活与交往的活力。

              3.1 .jpg  3.2.jpg图3 城市立交桥下空间增加慢行空间示意图[9]

2.2突破红线——开放界面,统筹设计红线内外的空间及设施

       红线内外空间统筹规划可以打破原本僵直的人行道空间,改善高大围墙的硬性分割,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系统,创造出更加生动的城市界面,使城市与社区更好地连接。

       近几年,随着政府倡导开放式街区的建立,要求未来街区设计打破围墙的限制,将建筑、社区、居民及城市公共空间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设计师对未来街区形态做更深入的研究。

       研究红线内外统筹设计的方式和方法,先要了解人对空间使用的心理及行为习惯。杨·盖尔[10]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指出,在城市空间中,边界区最受人们青睐,因为边界为观察空间提供了最佳条件(图4)。使用者既可以看清一切,又暴露得不多,可以同时看到2个空间,也可以与他人保持距离,获得最佳舒适感。依照这一理论,街道的红线区域作为城市道路的边界应该是行人休憩的最佳场所,在边界上设置休闲家具最便于让人们停留下来,产生交流。在安全性获得保障的前提下,空间界面越丰富,人们就越喜欢在此停驻。

       依据对人行为习惯的研究,对于传统红线界面使用的围墙分割法,可以用更加丰富有效的手法替代,例如用形式多样的矮墙结合缓坡地形及层次丰富的种植,以条状街道家具形成空间界面创造街道微口袋,打破线型布置,为人们提供休闲及交往空间,使街道变得更有人情味(图5)。

图5 红线界面做法研究

       北京的京东总部项目,将总部附属绿地与周边市政街道进行统筹设计,是将红线内外进行整体打造的一个成功案例。它不仅创造了高品质的城市空间,而且更好地展示了企业的形象。设计既要考虑空间作为城市街道的公共性,又要考虑项目本身的领域感,还需要把握城市街道的整体形象。规划后的场地可供百姓休闲、散步,在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一部分的同时,利用空间收放设计使之具有一定的领域感,照顾到了公共空间与私属企业空间的过渡,形成了一个完整、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图6)。

图6 北京的京东总部项目统筹规划红线内外空间

      欧美国家近年来“去汽车化”的街道设计将街道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重新分配车行与慢行权属,反映出城市更新的新趋势。如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乔治亚大街为了鼓励慢行出行,设计者将大街由原来的双向六车道,减少到双向两车道,在街道中间增设了公共空间,为行人提供了更多、更友好的街道服务设施(图7)。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车行、减缓了车速,增强了行人的安全性,增加了道路两侧的联系,创造出了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7 大街改造前后街景示意图(引自http://www.ratiodesign.com/project/georgia-street-enhancements)

       还有一种将街道统筹规划的做法是在两侧建筑和红线内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将直路改为S形路。这样的做法打破了传统单调的线性空间,使步行空间收放变化,增加公共活动和服务设施空间,同时有利于减缓车速,增加步行安全感,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觉印象(图8)。

图8 直路改S形路前后街道空间意向

2.3多元包容——多元价值观创造丰富的街道形态

       不同街道由于承载不同功能,应该呈现不同面貌、配套不同的设施。通过历史、艺术、文化与人的活动进行多层次叠加,使街道空间变得更具特色、趣味并富有人情味。街景应该反映区域历史,融入邻里文化。街道应该有表情、有温度。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树立形象而打造景观大道,不分大街小巷,设计相仿,缺乏地方及区域特色,也不能融入街边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无法满足居民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过度注重形象工程,按照单一价值观行事的结果。

       以人为本的多元价值观让人的生活重新回到街道,要求街道设计多元化,同时鼓励多样化的街边生活。因为街道是公共产品,是为大多数人建立的。不同的人在使用街道的方式上,构成要素上和形式上都有不同的诉求。多元价值观要求我们有多元的街道类型:既有整齐划一的形象大道,也应该有丰富方便的邻里小道。街道设计可以具有丰富的空间形态、设计语言和景观元素,维护城市形象不应靠取缔和压缩街边生活。早餐摊、室外咖啡餐饮、街边带小商业等不应该“一刀切”的全盘取缔,而应该在一些邻里街道上保留并融入景观设计[11]。只有这样,行人和居民才能将街道视为生活的载体,多元的利益诉求才能在街景中体现出来。德国伯布林根的新英里大道项目就很好地体现了多元包容的设计原则。大道串联了老街区的城市空间和建筑,为更好的与周边街区现状进行衔接和对话,采用了去秩序化、去中心化的空间布局,带给人们自由、舒适的体验。而在上空重复出现的悬吊灯圈装置,又赋予变化丰富的步行街以整体感和归属感,它为看似无序的空间提供了一种秩序(图9)。

图9 多元丰富的娱乐和服务空间(引自http://www.bauchplan.de/projekt.php?name=13bb)

2.4功能有序——注重场地功能,满足社区变化新需求

       运用空间艺术和硬软质景观手段组织街道功能空间,满足城市生活新需求。

       由于长期忽略场地功能,今天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低劣,汽车、自行车挤占人行道的现象十分普遍,街道功能缺乏梳理。近几年城市生活新功能的出现又让原有的街道更加拥挤不堪。共享单车乱停、外卖快递小车侵占人行道等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与生活。人们在街道上的活动越来越少,公共空间的品质与职能大幅萎缩。解决街道空间的根本方法就是重新梳理街道功能,使之井然有序,例如,为共享单车在自行车道旁留出充足的停放空间,方便存取;在建筑出入口附近为外卖快递交接设置专门的送货空间,方便送货取货。这些功能空间的合理设计和布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4.1使用者和使用需求

       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功能,设计者需要调查和响应他们的需求。在不同社区,人群的构成不尽相同。不同年龄、性别的使用者,他们的行走速度与耐力不同,走路方式和感觉不同,需要的设施也不尽相同。一些人路遇亲友,需要短暂的停留交往;一些人喜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一些人饭后遛弯,期待进行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一些人来到新的城市,准备探索发现新鲜事物;一些人需要使用推车或轮椅;一些人看不清标识或需要使用拐杖了解他们的使用需求,有助于提高慢行系统设计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近些年城市街道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功能,这些功能为街道增添了新的使用需求——共享单车停放,快递送货,外卖送餐等等。了解这部分人们的使用需求和习惯,设置必要的专属空间,统筹场地设计,对于街边带的合理安排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4.2慢行道功能分区研究

       根据使用功能,一般的慢行道可划分为4个区域:临界区、行人通行区、种植设施区和缓冲区(图10)。

图10 慢行道功能区划分及各功能区的推荐尺度和空间研究

       临界区:靠近建筑一侧的区域,通常作为建筑的延续。包括建筑临街一侧的出入口、坡道和结构等,也包括植物种植、雨棚、指示牌和户外茶座等附属设施。

       行人通行区:用来解决行人的快速通行问题,应保证畅通,没有任何障碍物,且与车行道平行。这个区域是人们进入建筑或乘坐公共交通的主要通道,因此需要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为行人提供一个足够宽度的安全行走空间。

       种植设施区:道牙和行人通行区之间的区域。这块区域可以用于植物种植也可用来摆放街道家具和设施,例如路灯、系统化标识、公交车站和共享单车停车处等。当这个区域较宽时,生态种植池和休息空间也可以设置在这里。

       缓冲区:临近人行道的区域,由多种类型的不同元素组成。它可以包括路边停车位、自行车道、共享单车停车处、人行道延伸带、雨洪管理及临时路边活动空间。

       慢行道功能分区不仅需要满足现代城市人的需求,还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进行不断更新与调整,以满足不断出现的新功能需求。街道空间设计者应将共享单车停车处、快递送货站、外卖送餐平台、休息空间及服务性构筑物合理设置在街边带中,与沿街种植和街道设施有效组织在一起,避免街道功能相互干扰,提升街道空间品质(图11、12)。

图11 临界区临近建筑入口处设置快递送货站,提供方便送货取货的便民服务设施

12.jpg图12 种植设施区的休息空间,种植区和共享单车停车处结合的街边带设计

2.5文化表述——延续场地记忆,对接市民生活,打造街区特色

        街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街区生活,串联着形态多样的建筑单体,蕴含着丰富多样的城市记忆,是邻里情感与社会的纽带,是体现城市和街区特色的重要载体。

       我国的多数城市经历了快速发展、大拆大建,使城市街道形式趋同,缺少地方和区域特色,同时也缺乏对于城市街区文化记忆的发掘。

       一些老街区承载着丰富多样的历史记忆。设计要让街道记忆得以发掘和延续,让保护与发展共存,使场所精神融入街景设计中。湖南常德老西门项目中在设计葫芦口区域时,以当地居民常见的“四水归堂”建筑庭院为灵感,利用竖向高差创造了下沉水院这一特殊的景观形式。运用现代景观的手法和材料再现了窨子屋四水归堂的记忆。在曾经的场地和空间布局中,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和生活方式,让场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和生趣(图13)。

13.2.jpg

图13 窨子屋四水归堂的情景再现,层层叠叠的石台阶深受市民喜爱,在观音水上戏曲表演时,成为了天然的观众席(易兰设计提供)

       除了对文化记忆的发掘与表达,当下将市民的文化生活融入街区设计,打造有生命力的街道空间也非常重要[11]。市民的文化生活是随着社会的长期发展形成的,鼓励街边高质量的文化生活,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场地,对市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展示城市发展的风貌(图14)。

       在地性就是一种文化表现。研究使用者的生活习惯,使之更好的服务所在街区。每条街道所在街区都有其人群的文化特色,要把这些发掘出来,结合进街道空间和景观元素的设计中才能体现特色,呈现出丰富的街区形态[6]。北京望京SOHO项目中景观呼应其建筑标志性的流线型设计,利用动感、流畅的线条,既回应了建筑的形态风格,又在解决竖向的同时打造令人愉悦、尺度适宜、空间丰富的现代化办公商业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图15)。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打开场地有意让市民生活更多地融入其中。

15.jpg

图15 北京望京SOHO项目利用丰富变化的空间设计语言,打造具有现代感的特色街区,为城市生活提供了新鲜载体,重新塑造了街区的风貌和文化(易兰设计提供)

3总结

      打造有活力的城市街道需要遵循街景重构的五原则,对建筑界面、慢行通道、道路设施、道路绿化、广告标识和夜景照明等街景重构要素进行全方位改造。在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艺术家的参与可以丰富居民的视觉体验,增强街道景观的美感、艺术性、可识别性和独特性。通过对街道基础设施功能的整合与完善,以此为基础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安全、节能、高效、便捷的街道生活场所。此外,从整体层面考虑将街道竖向铺装种植蓄排,运用可持续的生态手段打造沿街绿色基础设施,重塑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性,从而缓解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提升街道空间美感,提供自然生境科普教育基地。街道元素的打造有利于提升街道品质、展示街区形象,创造更吸引人的街道空间。

       街景重构的理念是在国家政策保障下,打破了传统街道空间设计方式,提出的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原则。它的实施需要政府、开发商、社区和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与协作,搭建多样化的团队进行街道空间的统筹规划。只有各方坚持“以人为本”,以将百姓的生活带回街道作为奋斗目标,贯彻街景重构原则,精细地打造、有效地管理,不断创新和完善监管机制,形成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舆论监督,才能不断推动城市街道的转型和发展[12]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徐磊青.街道转型:一部公共空间的现代简史[J].时代建筑2017(6):6-11.

[2]   覃文超.城市景观大道街景设计方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   斯蒂芬·马歇尔.城市·设计与演变[M].陈燕秋,胡静,孙旭东,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   简·雅各布斯,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译林出版社,2006.

[5]   Reddy K R. Sustainable Streetscape: Case of Lake Street in Downtown Oak Park, Illinois, USA[C]//Asce India Conference, Urbanization Challenges in emerging economies, Moving Towards Resilient Sustainable Cities and Infrastructure. 2018.

[6]  Spokane A R, Lombard J L, Martinez F, et al. Identifying Streetscape Features Significant to Well-Being[J]. Architectural Science Review, 2007, 50(3): 234-245.

[7]  Foster S, Giles-Corti B, Knuiman M. Creating safe walkable streetscapes: Does house design and upkeep discourage incivilities in suburban neighbourhood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1, 31(1): 79-88.

[8]   Rehan R M. Sustainable streetscape as an effective tool in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J]. Hbrc Journal, 2013, 9(2): 173-186.

[9] Global Designing Cities Initiative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ity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 Global Street Design Guide[M]. Washington,2016.

[10]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  Montgomery J. Making a city: Urbanity, vitality and urban design[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1998, 3(1): 93-116.

[12]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街道设计导则[S].2016.